新闻资讯
NEWS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科技如何赋能金融?
时间:2019-06-24 17:20

“无科技不金融”已成为金融行业的共识。只是,究竟何为金融科技?至今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科技又究竟如何赋能金融?大家也是众说纷纭。

6月12日,由国际金融报社主办的“2018国际先锋金融机构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上,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科研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高华声,兴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需求上海银行(601229)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曹广智、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戴晓敏就“科技如何赋能金融”话题各抒己见。

科技推动金融革新

去年,央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从政策机制层面进一步肯定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资本涌动的热潮更可见大家对金融科技未来的美好期待。零壹智库发布的《2017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指数(GFI)与投融资年报》显示,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共649笔融资,融资额达1397亿元,其中国内融资额796亿元,占比57%,居全球首位,海外601亿元。

在戴晓敏看来,科技金融其实是一个科技加持的概念,“最主要的就是效率问题,这是科技加持要做的第一件事。第二件就是解决风险的问题,怎么样让你的资产端和资金端能够更明显地了解到资产的风险。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样去做到资产方和资金方有效的结合。其实你提供一个时期的产品,并不取决于这个人究竟有多少钱,或者是这个机构有多少钱,更多地是取决于他的风险和金融的匹配程度”。

对于上述观点,高华声表示认同。金融科技一定是提高效率的,与此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令大家更好地明白自己的需求和风险偏好,进而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不过,高华声也指出,这种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改变是否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所乐见的则是个问号。

叶博宇从银行的角度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令银行逐步走向普惠金融的方向,现在的银行既爱富也普惠。“因为在科技的加持下,只要这个人是有社会信用记录的人,银行就可以针对你的消费等行为,运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对你做出一个预授信的评估和确定一个贷款额度。如兴业银行‘兴闪贷’系统产品就已在线上实现”。

“银行作为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所有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都是通过银行处理的,KYC(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在银行经营和风险管理中至关重要。在金融科技崛起之前,国内外的银行对风险的把握主要依赖线下。但是,科技的加持显然打破了这一状态,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KYC是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内容。”曹广智指出,科技的发展令实体经济的各种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而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模式必然随之发生改变,更加线上化。

曹广智举了个例子,比如,以前上海银行招聘新员工时会问“你们手里有没有银行卡”,现在是问“有没有支付宝开户”,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其实这一轮银行的进步,或者是银行服务的改变和客户体验的提升,主要就是靠新技术的应用来推动的。”叶博宇指出。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尽管如火如荼,但是金融科技实际才刚刚起步,对于未来大家也有无限想象。艾瑞咨询日前发布报告称,预计到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在互联网金融核心业务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根据爱分析估算,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只有美国的13%。但从增速角度看,金融科技头部公司今年大多预期翻倍增长,远远超过美国。

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货币、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的创新,未来在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各种细分金融领域的全面应用也令人可期。

“我们在应用新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时候,通过不同的模型组合来判断客户的风险。”叶博宇指出,客户的行为其实已经给银行有了一个分析评判的基础。也就是说,银行通过技术来对每位客户做一个画像,通过各种画像来定义客户的风险系数,进行一个评分。

叶博宇说,兴业银行最近几年在科技赋能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一个“黄金眼”的系统产品,实现了较好的信贷风控鉴别。根据企业的担保、资金以及关联网络,利用知识图谱技术进行一个图示,对企业进行这一方面的评分和预警,并作出可视化的展现。“兴业银行从2016年5月份开始做这一方面的探索。目前这个产品也规避了近200多亿元不良贷款的产生,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戴晓敏指出,如果投资者是个人的话,首先要做的是对客户的“画像”,这个客户有多少钱,承担多少风险,这决定了他们购买什么产品。从产品的个性来说,风险最低的一定是债权类产品,往上就是结构化类产品、券商产品。

“客户买理财产品时,可能不知道投资主办是谁,对其操作的风格、策略、手法也是完全一无所知的。”不过,戴晓敏称,技术的运用可以把整个决策系统做到可追溯化、可模拟化。如果德邦有一套系统,记录了在公开市场上能够查到的投资主办的策略风格,并且做到追溯模拟,甚至是和当时的经济环境、利率环境、货币市场做一个拟合来看业绩的贡献,以及策略的选择是不是正确,那么投资者是不是会更倾向于去德邦买,而不是跟随其他人,这就是科技在财富领域中最大的贡献度。

对于金融科技的未来,曹广智认为,金融活动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更加场景化。未来,金融服务可能会越来越贴近你的生活,越来越能实时满足需要,比如刷脸支付。随着技术的发展,银行服务创新还有很多想象空间,比如数字货币、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

下一篇:没有了